最近总刷到这样的帖子:
“25岁焦虑迷茫”
“35 岁被裁员后躺平”
“45岁还一无所有怎么办?”
这个时代,年轻人好像越来越难!好像越来越怕“走弯路”。
可翻开三国史,刘备的人生简直就是一部“弯路大全”:
二十岁创业,六十岁才成功,中间被开除 N 次,换过 N 个老板,放到现在估计早被贴上 “职场不稳定” 标签。
但正是这些 “弯路”,让他从卖草鞋的小贩,变成了能和曹操掰手腕的英雄。今天就来聊聊,这个 “千年一遇的倒霉蛋”,到底靠什么把 “烂牌” 打成了蜀汉江山。
成长故事一:织席贩履的野心起点低不可怕,怕的是认了低配的命
故事:
刘备年轻那会,就是个街边卖草席、鞋子的小商贩。看到招募义兵的榜文时,身边跟着杀猪的张飞和逃犯关羽,自己连个像样的兵器都没有。可他张嘴就是:“我可是中山靖王之后!”
这可不是瞎吹牛,是给自己心里种下一颗 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 的种子。
讨伐黄巾军立了功,结果只封了个小小的县尉,还被督邮刁难,一气之下,刘备直接辞官不干了。
这一摔,把 “安安稳稳过一辈子” 的想法摔得稀碎,却也摔出了 “宁做鸡头,不做凤尾” 的那股狠劲。
现实映照:
不知道有多少人,被“我出身普通,这辈子也就这样了” 的想法困住。
刘备就告诉你,起点是老天爷给的,但终点可是自己选的。他卖过鞋、投奔过袁绍、依附过曹操,可从来没把自己当成普通 “打工仔”,心里一直揣着 “兴复汉室” 的大梦想。
就好比现在的你,哪怕只是在基层岗位默默耕耘,也完全可以偷偷藏着 “改变现状” 的野心。毕竟,命运发的烂牌,说不定咱也能打出王炸呢!
现在年轻人总说“躺平保平安”,觉得自己起点低,再努力也没用。
可刘备告诉你,起点算个啥?LinkedIn 曾做过调研,72% 的行业大佬都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,他们的共同点是:二十岁时就敢想“五年后的自己会站在哪里”。
“你可以暂时弯腰,但不能忘了抬头看天。” 所以别让“内卷” 磨掉了你的野心,说不定哪天你也能像刘备一样,把草鞋摊变成大帝国。
成长故事二:徐州三失的“隐忍”—— 能扛事的人,都懂 “弯腰不是认输”
故事:
刘备好不容易拿下徐州,结果收留吕布,反倒被吕布背后捅刀,第一次丢了根据地;
好容易夺回徐州,又因为关羽和曹操起冲突,被打得妻离子散,第二次狼狈逃窜;
最后想联合袁术报仇,结果又被吕布抄了后路,第三次成了无家可归的“流浪狗”。
换别人,估计早就开始怨天尤人了,可刘备呢,城破的时候还跟百姓说:“愿意跟着我的,咱一起走!”
逃亡路上,也没忘记收拢残兵败将。他学会了把愤怒先藏起来,把失去当成一种筛选:能留下的,才是真正的同路人;摔碎的棋局,正好重新布局。
就像他后来投靠曹操,在菜园子里种菜,装得平平无奇,可“煮酒论英雄” 时,面对曹操那句 “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”,他也敢坦然接受,这弯腰,是为了看清楚脚下的路,可不是真的要低头认输。
现实映照:
失业、失恋、投资失败…… 咱们生活里的这些 “小挫折”,虽然比不上刘备丢城池那么夸张,可也一样让人难受得要命。
刘备的智慧就在于,不是不难过,只是难过的时候先不做决定;不是不愤怒,而是愤怒之后,还能冷静地抬头看路。
就好比在职场,遇到不公平待遇,先别急着拍桌子走人,学学刘备,忍一时风平浪静,说不定能发现新机会。
“忍一时越想越气,退一步越想越亏”,这话虽然有点调侃,但也提醒我们,隐忍不是目的,而是为了更好地反击。
真正厉害的人,都懂得在低谷时默默蓄力,等待逆风翻盘的机会。
核心成长故事三:赤壁前夕的坚守低谷时的不放弃,是给命运的回马枪
故事:
刘备这辈子的失败,能编一本《踩坑大全》:
•好不容易借到徐州当“CEO”,结果被吕布骗成 “流浪汉”;
•投奔袁绍想“抱大腿”,人家宴会上都懒得跟他碰杯;
•最惨时带着残兵逃到汉江,连饭都吃不上,士兵饿得啃树皮。
46 岁的刘备,简直堪称三国时期的 “流浪大师”,依附刘表遭排挤,在新野还被曹操追得 “一日一夜跑了三百里”,连儿子阿斗都差点弄丢。身边人都劝他:“要不咱就归顺曹操吧,好歹能有口饭吃。”
可他在当阳桥边,对着溃不成军的士兵大声喊:“曹操这家伙,表面是汉相,实际就是个大奸臣,咱们举义兵,就算死也不能屈服!”
就因为这份 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 的倔强,诸葛亮才愿意 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,孙权也敢和他联手抗曹。
他从不在“emo” 里打转:丢了徐州后,他盯着地图骂 “吕布这招够狠”,转头就记住 “防人之心不可无”;被曹操追得丢了老婆,他蹲在河边跟关羽说 “下次咱得留个后手”—— 后来打赤壁之战,他把这些 “血泪教训” 全用上了。
赤壁那一把大火,烧出了三分天下的雏形,更烧出了“就算身处绝境,也能创造奇迹” 的信念。
现实映照:
咱们在生活里,也常常在“再坚持一下” 和 “算了吧” 之间纠结。考研考了三次还没上岸,创业两年了还没赚到钱,中年转行到处碰壁…… 刘备 46 岁还在四处找方向,你还有啥可怕的?
他的坚守可不是盲目硬撑,就像在新野时,一边屯粮练兵,提升自己的实力,一边四处寻访贤才,扩充团队。
要知道,低谷时积累的每一分努力,都是未来上坡的燃料。永远年轻,永远热泪盈眶,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,说不定下一个转角,就能迎来转机。
核心成长故事四:白帝城托孤的格局真正的成长,是把活成
故事:
夷陵之战大败后,63 岁的刘备躺在白帝城的病床上,把刘禅和蜀汉江山托付给诸葛亮,还说:“要是我儿子能辅佐,你就好好帮他;要是他没那本事,你可以自己来。”
这可不是甩锅,而是他一辈子最大的成长。
从早年和关羽、张飞桃园三结义,到后来 “携民渡江”,再到现在放权给诸葛亮,他终于明白,一个人的强大不算啥,能让身边的人都和自己一条心,那才是打破困境的终极秘诀。
现实映照:
咱们总以为成功就是自己单打独斗,一路过关斩将。可看看刘备,他的江山哪是一个人打下来的?
职场上的不顺、生活里的孤单,说不定就是因为太执着于“证明自己”,却忘了 “成就他人”。
就像刘备信任关羽,放权给诸葛亮,真正成熟的人,都懂得以真心换真心,懂得“示弱”,,承认自己需要帮助,反而能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,变得更强大。“一个篱笆三个桩,一个好汉三个帮”,学会合作,学会依靠身边的人,路才能越走越宽。
精神总结:刘备的逆商公式,普通人也能抄作业
刘备的一生,可不是什么“天选之子” 的剧本,分明就是一本 “普通人的逆袭指南”:
•起点低?他用“野心” 破局 —— 别让出身限制了你的上限;
•常失败?他用“隐忍” 蓄力 —— 弯腰是为了跳得更高;
•陷低谷?他用“坚守” 点灯 —— 就算身处黑暗,也要心怀希望;
•担重任?他用“格局” 托底 —— 把 “我” 变成 “我们”,路才会越走越顺。
三国迷爱说刘备“爱哭”,可谁又懂他每次擦干眼泪后,都带着残兵继续上路的倔强?
三国迷爱刘备,不光因为他是英雄,更因为他像极了每一个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的普通人。他有过迷茫,有过退缩,有过痛哭流涕,但他从来没放弃过。
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,都住着一个刘备。
现在的你,可能正在为生活奔波,为未来焦虑,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。但请你想想刘备,那个 46 岁还在寄人篱下的男人,58 岁都能当上皇帝。你今天摔的跤,说不定都是明天的勋章。命运从不会给你绝路,除非你先对自己说“我不行”。
那些杀不死你的,终将让你更强大—— 这不是鸡汤,是刘备用一辈子验证的真理。
互动话题:你最近一次“摔得很惨” 是因为什么?最后怎么爬起来的?评论区讲讲你的故事,让我们看看平凡人的英雄主义。
—完—
本文纯属个人观点,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,发表不同看法。
新宝策略-新宝策略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门户-配资靠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